消 失 的 杼 聲
五棉的纱
我曾经工作学习活动的地方是长宁区上海第五棉纺厂
它是专门纺织针织品毛巾行业专用纱的厂
我厂针织纱深受用户的欢迎
有一句称号:“嘉丰的布,五棉的纱”

1979年丰年牌38支46支纯棉精梳针织用纱产品
经国家质量奖审定委员会批准荣获金质奖章
厂长朱誉同志专程到北京捧回金奖回厂
全厂职工意气奋发锣鼓声此起彼伏场面壮观
一派喜庆祥和气氛
上海第五棉纺厂
上海第五棉纺厂的前身是日商丰田株式会社极司菲尔路200号(现万航渡路2250号),1919年先建丰田一厂,1932年又建了丰田二厂,职工称老厂和新厂。
我的财务办公室在新厂一楼靠近厂门口,财务科朴实简约。那年我43岁,精力充沛,在老厂的原棉仓库西侧就是今天大家都看到的具有百年历史建筑丰田纺织厂纪念馆,在企业调整前它是我厂的行政楼(党办厂办技术科等)厂里重大会议主要决策都在这里召开,如学先进比先进的技术操作技能会议等一大批全国市级劳模先进人物光荣榜在门口左侧张榜公布,并合影留念。

摄于1994年


“消失的杼聲”
1958年布机间1000多台丰田织布机全部归入21棉,行政楼布机间厂房纳入第一纺织机械厂管理。这座红砖百年建筑十分漂亮小而精致叙说着近代纺织工业走过的历史,苏州河畔织布器轰鸣声和梭子穿梭的声音从此消失,喧闹声少了很多。

丰田纪念馆
2014年6月文化遗产日我第一次来到这里,看到了老建筑焕然新生顿时觉得心情特别舒畅,巧遇上海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记者即兴采访,我把我知道厂里故事讲了一遍,也希望百年建筑焕发青春,丰田纪念馆今后正常开放,吸引周边市民原单位职工来参观学习,忆过去看现在展未来。在纪念馆里面亲眼目睹馆长亲自操作一台老式G型丰田织布机,虽然没有电动机设备把控,但仍能听到机器“咔嚓咔嚓”清脆悦耳织布声响,浮想联翩当年的织布女工孜孜不倦忘我工作的精神值得青年一代学习。

这台自动织机是当时世界上最髙性能的织布机,发明人也是丰田纺织厂创始人丰田佐吉,我也收藏一份资料是1937年纺织世界杂志,里面就有丰田自动织机广告,该厂制造之自动织机其功效超过于百倍手织机,可想而知发明人丰田佐吉智慧超人,并获得专利。在百年建筑周边也有配套设施,如一层楼高人字型屋面的干部食堂,还有消防水池,曾经改造成职工游泳池供大家锻炼身体、休闲娱乐的好地方。

延续的生命力
1998年纺织企业政策性调整
厂没有了 但百年建筑仍有生命力还在延续
在长宁区工矿企业中百年以上的建筑已不多了
我们要保护它爱护它发挥作用
让消失的杼聲再一次响起来


作者:郭葆兴
上海人,男,1951年7月生,中共党员,曾供职于上海第五棉纺厂供销、财务等部门,2011年退休。作品获“品读百年建筑,发现上海之美”评选二等奖。
|